您当前的位置:第七女性网 女性资讯 正文

如果有一天,没有人再愿意当医生……

2016-04-11 16:04:19  阅读:643
   (记者/李丹妮)2016年4月9日上午,资深媒体人、安徽卫视《超级诊疗室》总制片人、主持人钱婧女士有感而发。一向低调、专注于栏目建设的她,首次以痛心疾首的态度在她的个人公众号“钱婧说健康”以及个人微博发了一篇掷地有声的文章。此文一经发出,引起了国内广大医学专家的普遍共鸣,并在不少顶级医学专家的微信朋友圈和专业人士的微信群火速转发,这篇文章的社会意义远远大于其内容本身。


 
  以下为原文:
 
  近日,有媒体披露北京、上海某些医院“保安为号贩子找生意,医生与号贩子内外勾结”的情况。面对这样的一条新闻,不少人义愤填膺、嗤之以鼻,但作为14年从事健康节目制作、和医院、医生打过多年交道的我,在理性分析和冷静思考之后,却有一些想法想和大家分享。
 
  一.专家与号贩子“内外勾结”?此说不可信!
 
  (1)熬成专家有多不易!算算吓一跳!大家可以推理一下,专家号是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级别的专家对外挂号的标准,您知道,熬成一个“专家”有多么不容易吗?
 
  主治医师(5年本科+3年硕士+3年博士+3年规范化培训+主治考试+论文基金=14年)副主任医师(主治医师+5年+几篇SCI论文+省厅疾病课题至少2项+考试通过=19年)主任医师(副主任医师+5年+国家自然基金+3分以上SCI论文几篇+考试顺利=24年)一个医学系的学生,成为一个主治医师需要14年、成为副主任医师需要19年、成为主任医师需要24年!这还是在比较顺利的情况下,这期间每天诊治无数的病人,才能完成经验和学术上的积累。而和号贩子“勾结”,他们有时间吗?谁会为几百块钱而出卖自己的事业前程和职业良心?稍加分析,此说法就会让人疑窦丛生。
 
  (2)号贩曝光某专家?动机很不纯!有号贩在采访时直指某位大专家,称和这位大专家勾结。试想一下,一个专家,他们缺病人吗?肯定不缺。他们缺钱吗?他们连病人都看不过来,怎么会在意这一点点钱?他们甚至连花钱的时间都没有!我所了解的事实是,号贩想与一些专家合作,特别是一些大牌专家,但是大牌专家怎么可能会同意,正是因为专家的态度强硬,得罪号贩,一些号贩出于报复才出现所谓的曝光,同时,也为了在病患面前突出自己的关系,卖一个好价,才会如此信口开河。大家可以想一下,如果是真正的利益关系,怎么会脑残到曝光利益链的另一端。同时,医院里打击号贩的部门真的很不易,不少部门负责人其实不断遭受号贩的报复,轻则言语侮辱,重则车被划,甚至人身威胁……他们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,虽然面对很多困难但他们仍在坚守、仍在积极地应对,为给广大病患创造一个相对合理的医疗环境,默默努力着,可是,他们的付出,有几个人能看到,他们的委屈,又有几个人能理解?!
 
  据我了解,某医院鼎鼎大名的返聘专家,84岁的高龄,身患糖尿病,每周出诊5天,这把年纪,早已功成名就,应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,那么大腕的顶级专家,他的挂号费只不过是区区15元,本来,他只需要出一天的特需门诊,可是,他放心不下他的病人,不仅仅坚持出诊4天,还特意加了一天只让病人挂9块钱普通号的门诊,就是为了让更多的患者更方便、更便宜地看上他的门诊!甚至,在他刚刚做完了白内障手术之后,不到一周就又出现在了门诊,因为他在自己手术前约了不少病人前来复诊,他不能停诊,他不想让病人失望!医者仁心,令人动容!记者们咋不报道这些呢?大部分医生加号,是为了解决病人的燃眉之急,让病人不要再一趟趟地跑医院,或者是因为门诊的病人太多,出于为病人考虑,医生才会牺牲自己吃饭、午休甚至上厕所的时间,加号看病。在我的医生朋友里,几乎所有医生都有过从早上一直看病到下午两点、或者从下午一点开始提前门诊,直到晚上八点多还没有吃饭的经历!他们是为了一点加号费才这么辛苦吗?这些大专家需要依靠这些区区挂号费养家糊口吗?如果不是急病人所急、想病人所想,他们为什么连口水都顾不上喝、连口饭都顾不上吃!
 
  记得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的刘丕楠教授为了抢救我北大的同学,从早上8点就进了手术室,晚上21:30分才下手术台,终于抽丝剥茧把我同学压迫到脑干上的听神经瘤成功切除,当我看到他的时候,他几乎都站不稳了,见到家属,只说了一句话“手术顺利”,那声音,太让人心疼了!为了不造成误解,我必须还要再多说一句,在此之前,我根本不认识刘教授,医生有自己的职业道德,他们不会因为认识你就给你好好看病,不认识你就不给你好好看病,他们所能拿出的诊疗方案,一定是他们认为现阶段最好的方案,请相信医生,绝大多数的医生们,真的很善良,也很有素质!有人说,看病时,医生态度冷漠、言简意赅,请换位思考:当有100多个病人在焦急地排队,他能否让你一个人占用半个小时?当他面对每一个病人都必须集中精力去分析病情、拿出全面的治疗方案,否则就会出现误诊的情况,而这种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会持续一天;当他一连站了十几个小时、甚至几十个小时在抢救病人的生命,否则就会有一个家庭因为他的失误而不完整时……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医生对我们笑脸相迎、五星级服务?他们也是血肉之躯,他们也会筋疲力尽,可是,他们的职业是不允许他们出错的,如此严苛和不近人情的要求,他们必须无条件接受,因为他们,是医生。从我们出生到死亡,请问,谁没有和医生打过交道?如果没有这些白衣天使,我们是否能健康地活到今天?人,是否应该有最起码的感恩之心?
 

 
  二、医院与医生为打击号贩,不得不频出对策
 
  (1)医院严格执行实名制就诊,有利也有弊!医院采取全面启动一卡通自助服务、终止不规范第三方挂号平台“服务”、全面取消专家加号、强化诊区就诊实名认证等4条刚性措施,同时加大医院周边巡逻,这些措施确实起到震慑号贩的作用!好处自不必言。但同时,由于患者到医院就诊,不管多大的病,都需携带身份证进行实名制认证,对于一些如意外骨折、心脏病突发等紧急危重的病人,由于排队等候认证,有时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。
 
  (2)医生不能承受生命之重,进退于维谷!古今中外,医生和教师都始终被誉为人类身体和灵魂的工程师。而在今天的中国,在舆论漩涡中,医生其实是处于一个最被动的状态,他们经过多年的努力,付出心血汗水,牺牲天伦之乐,好不容易获得这个职位,可是号贩子、医闹、一些媒体的不实报道给医生整个群体带来巨大的压力,使他们本来不该承受这样的生命之重,近年来许多优秀的医生、优秀的人才不断流失,也是一个明证。难道,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局面吗?
 

 
  三、当有一天没有人愿意当医生?最后苦了谁?
 
  (1)医疗行业的供需矛盾始终存在!这是大问题!
 
 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,人们对健康、医疗、养生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!但如果医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承认,目前行业内的医生流失,同时优秀的人才也不愿意加入进来当医生,将来供求的矛盾会进一步加剧!目前,医学院的生源质量急剧下滑,就算录取分数线一再降低,学生也不再像前些年一样,怀着一颗敬畏心去报考。北京、上海地区的相关医院不再加号,专家们是没有损失的,他们会有更多的精力去搞科研、去充电、去学术交流,或者是陪伴久未陪伴过的家人。可是,老百姓呢?无论病情多重,想看大专家必须自己亲自去排队,一号难求的现状更加凸显,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、慢病成井喷之势,医疗资源必然更加稀缺,接下来凌晨开始排队的现象,排上几天也挂不到号的现象会愈演愈烈。老百姓看病也会越来越难。吃亏、受累的只会是老百姓!医患矛盾也会更加尖锐!!!
 
  (2)拷问我们自己的责任良心!弘扬正能量!
 
  最后,尤其要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媒体人的责任与良心!作为一个专业、敬业和职业的媒体人,在维稳医疗市场方面,应该发挥媒体人应有的责任,在做相关报道时,是否真的做了缜密的策划和调查?是否真的秉持了一颗公心?是否真的想为优化医疗环境出力?有那么多服务热情周到的医院、有那么多拥有仁者父母心的医生,为什么不多报道宣传他们,弘扬正能量、传递大爱之心呢。中医治病有一个原则叫“扶正”,转化为媒体人的职责,就应该是“弘扬正气”!正气存,则邪不可干,报道主流,树立典型,难道就发挥不了媒体人的“舆论监督”的职责吗?当我们满眼满屏充斥着“医闹”、“医患矛盾”、“内外勾结”等一些字眼时,请问,给老百姓的医疗服务确实是提升了吗?如果任由这种情况演变下去,当医生开始人人自危之时,就是我们自食其果之时!
 
  如果有一天,当所有人都不愿意当医生,谁来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?!
 
  正是目睹了身边医务工作者的辛酸和不易,钱婧感同身受,发文撰写了这篇戳人痛点和泪点的文章。钱婧曾在央视《健康之路》栏目耕耘了13年,担任过主持人和编导,多次获得央视先进个人的称号。正是出于媒体人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,钱婧想通过媒体的力量整合医疗资源,面对面地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贫困大病群体,于是,在2015年4月,她毅然从央视辞职,创办了安徽卫视每周二晚黄金时间的品牌栏目《超级诊疗室》。该栏目从2015年7月7日开播以来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赞誉。这不仅仅是一档健康公益类的栏目,更致力于实现公益的最后一公里,传递人间大爱和社会正能量。钱婧以一个媒体人的良心,为医疗行业的广大医护工作者发声,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,有医生噙着泪水说:“真的太需要有个人为我们站出来说话了!我们哪有时间和心情去辩解,还有那么多的病人需要我们!”其实,不仅仅媒体界需要这样的声音,整个社会更需要这样的声音!秉持公心,弘扬正气,让我们一起为整个医疗行业,为整个社会传递正能量!为完善我们的医疗环境、更是为了我们自己,请善待医生。
 
  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